查看原文
其他

莫奈到底画了多少张睡莲

2016-05-01 没有艺术细胞的 财经美女蜗牛妹

五一小长假吃喝玩乐第二辑!昨天说了土豪买手表的故事,今天来说说艺术品!

 

源头是这样的:复活节在美帝浪的时候,逛了好几个博物馆。在National Gallery of Art里,第一次看到了莫奈睡莲的真迹,艺术盲的我表示,真的还是蛮美的(实在不会显示逼格的词来形容画作是如何惊世骇俗了)。


陶冶了情操之后,闺蜜给我展开了这篇文章的重要教育工作,莫奈到底画了多少张睡莲?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因为闺蜜的第一张睡莲是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的,后来去National Gallery of Art里又看到了张睡莲,当时心里还想了下,哎,难道是从我们学校里借过去的?后来再看到MET(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和MoMA(Museum of Modern Art)的睡莲时候,终于想到,嗷,可能莫奈画了不止一张睡莲。

 

所以他到底画了多少张呢?(以下答案由Google赞助)

 

首先,莫奈所画的睡莲是一个系列,并不是一张画,更确切地说,他画了250张的睡莲!

 

虽然产量大,但作为一名有节操、有情怀的艺术家,在广泛创作前,他也进行了巨大的先期资本开支和投入的。有次他在火车上经过了个法国小村庄Giverny,瞬间成为他的灵感来源,于是1883年他先在那租了个房子,七年之后他有钱了,于是直接在那买房了,翻身做房主之后,他就开始了景观绘画,并开始栽培他的睡莲池塘。

 

而如果莫奈老先生遵守当时的法律法规,是木有办法栽得了睡莲,更别说画出来的。因为他的睡莲都是从埃及、南非进口来的;当时的市政府说,这些睡莲会毒害地区水域的,不能栽,但我们有节操、有情怀的大艺术家并没有鸟政府,还画出来250张“钉子户”睡莲。



 现在莫奈的花园还完好地保存着,也是法国著名景点之一,好想去!


而莫奈精神这么可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那会儿年纪大了,除了种花画画,人生找不出来更喜欢的事,250张睡莲,贯穿了他最后三十年的生活,甚至1912年他患上白内障后,也没有停下作画。(所以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了解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生活状态,是重要的一环)

 

当然池塘不是一天建成的,一直到1899年莫奈的池塘才种好睡莲(在邻居的抗议和市政府的禁止下),于是他又给池塘加了个特技,建做日式的小桥。


这张是MET里的


所以250张的睡莲中,有17张画到了他的小桥。剩下没有桥的,你们也不用替艺术家的创作担心,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天有阴晴的天气和各种不同的太阳光照条件,并且还有不同大小的画布啊,所以250张画的出来。而且有些时候,莫大师还会同一时间,创作几幅睡莲,哪张颜料干了就去补几笔,然后再晾晾,这样子(有种开心农庄中菜、浇水、除虫的既视感)。


 

当然,法国人爱BB,那时候也不例外,有人就觉得什么印象派画作嘛,这一系列画作哪算得上什么艺术创作,就是个眼睛不好使的画家随便画画而已的么。

 

当莫奈1926年去世后,他画的这么多的睡莲,足足在Giverny的工作室里躺了20年。直到五十年代,艺术评论家们重新发现他的画作后,才惊呼莫奈简直是现代时尚艺术的先驱啊。然后MoMA在1955年买下了睡莲系列的第一张画,然后就火了。



 这是MoMA中的一张睡莲


他们是这么评价莫奈及睡莲系列的:

“Here I am as a person. Here's the view that the painter is portraying for me." With the Water Lily panels, he's changed it completely so that rather than you being larger than the view that you're looking at on an easel-sized canvas, somehow you have become immersed in the scene of this water lily pond. All the normal markers, like the edge of the water or the sky or the distant trees, have disappeared, and you’re just right in the face of those water lilies and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with the clouds reflected from above you become lost in this expanse of water and of light. In this way, Monet's unique vision forever changed Impressionism, creating a new form that inspired untold artists and admirers.”

 

MoMA里专门有一个莫奈作品的展厅。其中一幅睡莲,由三张巨大的画布拼成(长40英尺,高6英尺),莫奈1918年在是为了一个椭圆的画室的展览而创作的(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椭圆办公室,在华盛顿啊,哈哈)。莫大师希望在中间看画的人,有一种平静的冥、就像进了个巨大的花卉水族馆(那时候没有BBG,不然给你面前放上六块屏幕,估计也有这种感觉)。

 


Anyway,我坐在正中间欣赏了下,确实很美(艺术了解的少,只有这个词),但是我照了张全景,给你们也来欣赏下,忽略中间的鱼眼变形了,因为走得太累,只想坐着拍。

 

继续回来莫大师这250张睡莲,现在想想,该多值钱啊。遗憾的是,1958年,MoMA出了次火灾,烧坏了六张画,其中两幅就是睡莲,令很多艺术爱好者痛哭流涕(于是只有248张了)。


 

除了天灾,有时候画不好画,画家也会生气的。1908年的时候,在送去巴黎Durand-Ruel gallery展览之前,莫大师就自己毁了15张睡莲(你要照了张很丑的自拍照,难道还要发朋友圈么)。所以睡莲就只有233张了!


 

估计这个和晚年他听到的那些批评声音有关,所以越到晚年,他所画的睡莲越少,比如1919年,他只花了四张睡莲(跟某些年份葡萄酒产的特别少一样),其中一张在MET里有展示,如图:


 

虽然莫大师的作品被美国人民欣赏了,但毕竟他是个法国人,也需要被自己的祖国认可啊。莫奈在一战停战日后,许诺送给国家几张画!祖国为了保留他的雄画,满足了莫奈一直的愿望,将自己的画作在Musée de l'Orangerie展示,并且专门修了两件椭圆展示厅,以画家最希望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艺术。


 

好了,了解完莫奈睡莲系列的故事后,有几点我觉得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下。

 

根据另一画家Edgar Degas的说法,画画应该是“Make a drawing, begin it again, trace it, begin it again, and retrace it”。

 

我的理解呢就是,天才不常有,灵感亦有限,即使在急需艺术细胞的画画领域,很多画家也都是在不断重复同一个主题,每一次的画作都是不断练习和创新,希望做到极致(不知道现在大家喜欢说的工匠精神,能不能给这点做个总结)。

 

千百次的练习中,总会有一个画作成为代表作,为世界惊叹:运气好的生前就被认可(像莫奈),运气差一点点的,死后才会成名,比如梵高。

 

这条我觉得对奢侈品手袋、鞋子特别适用,哪个大牌没有自己的经典款。有个男生曾经吐槽陪老婆去买香奈儿包包的感受:“一进去看到那一面墙的包包,我也是醉了,不都是网格格包包,换个大小么,怎么可以卖那么贵!”

 

你们想想,这些年的那些个爆款,火了一个式样和颜色之后,品牌就给你不停换颜色,换大小,换皮质,然后就等着收钱好了。这可是比莫奈233张睡莲多多了,比如Fendi:


 

不过时尚品牌追求的是利润,艺术家画这么多画,该咋看呢?

 

有位艺术家是这么给我说的:“对于懂画的人,你就送他画好了,因为他的欣赏对画家就足够了;对于不懂画的人,你就把他当客户啊,他愿意付个好价钱就好!”

 

而讲真,艺术品到底值多少钱?假设你饿的半死不活,眼前有一张4000万美金的画和一碗白米饭,你会选什么呢?

 

不过,喜欢买艺术品的壕真的还很多。据艺术经济学家Clare McAndrew统计,1990 年,约有价值高达 272 亿美元的艺术品通过交易商和拍卖行成交。2007 年这一数字达到 658 亿美元,2012 年是560亿美元。据纽约大学教授摩西计算,2000年代,当代艺术每年平均回报率为12.6%,远远超过标普500指数。

 

那么这种时候,怎么能没有华尔街大鳄的身影呢?

 

比如Steve Cohen,纽约时报2003年报道了科恩过去5年花了他收入的20%左右来购买艺术品。

 

8000万美元买了Andy Warhol的Turquoise Marilyn。


 

5200万美元从David Geffen手中买来了Pollock 的drip油画


 

800万美元从Charles Saatchi手中买来了Damien Hirst的作品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活着的个体对死亡没有切身的体会》。(别想了,网友算过,Cohen差不多五天就能赚回这条鲨鱼)2006年时候还花了10万美元,修复了鲨鱼标本。


 

1.55亿美元买下的毕加索名画 “Le Rêve(The Dream)”,那时候还在受美国证监会调查呢!


 

1.375亿美元从David Geffen手中购买了Willem de Kooning的油画Woman III(女人:第3号)。


 

3500万美元买了Andy Warhol的《Large Coca·Cola》(大可乐)。他的藏品很多,这些只是一部分。


 

另外的一个大佬,Third Point的Daniel Loeb,以收藏德国艺术家Martin Kippenberger的作品著称。2003年购买的马丁1984年的一幅作品,2010年1月卖给了英国收藏家Charles Saatchi在伦敦的画廊,转手就赚了100万美元,利润率高达500%。

 

并且人家还会直接买拍卖行啊,2013年十月份时候,Third Point就增持拍卖公司Sotheby's股份至9.3%,成为公司最大股东。


 

对这些对冲基金经理大佬,名画交易跟股票交易可能除了持有时间有差外,其他都差不多。而且巨额买下艺术品之后,可以马上找银行做抵押贷款啊。

 

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Steve Cohen把自己的部分艺术品拿出来向MS进行私人银行贷款担保,GS和DB虽然曾经也和Cohen做过这样的生意,但在SAC因为内幕交易被罚了18亿美元后,DB就中断了与Cohen的生意往来。

 

不过2015年11月,Cohen卖了一张Andy Warhol的毛泽东肖像,价格是4700万美元;2007年他买回来时候是1700万美元。而比较讽刺的是,Andy Warhol生前,从来没有一幅画卖到5万美元以上,QAQ~~


 

当然中国也有不逊于华尔街大佬的收藏家,比如刘益谦和他的太太王薇,夫妇俩近些年收藏了很多的中国传统和现代艺术品,大部分都陈列在他们在上海的两座博物馆,龙美术馆浦东馆和龙美术馆西岸馆。


 

2014年,4500万美元买了一幅15世纪的丝绸唐卡。



同年更加轰动的是,刘益谦花2.8124亿港元,买了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买完之后,他就用鸡缸杯泡了杯茶喝。


 

当时他是用美国运通信用卡刷卡的,香港媒体还算了算,他这一次刷卡赚的积分,可换140多万元百佳超市礼券,或者超过2,800万英里的飞行里数;由于系统每次最多只能刷1200万港元,刘总现场只能亲自刷了24次卡。


2015年花了1.7亿美元买了莫迪利亚尼的《斜躺的裸女》。


 

我们这种没啥艺术欣赏力的俗人,只能从财务角度来说下艺术品拍卖了,除了可以像Cohen一样,能把艺术品拿去银行做抵押贷款外;会计上还能避税的。所以前几年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好的时候,海外的葡萄酒价格,也被炒高了很多很多。

 

土豪们回忆有一次,小伙伴开了一瓶35万英镑的葡萄酒,晚餐时候供大家品尝,结果一桌子人望着酒杯里的酒,久久未敢开喝,最后终于有人问了句:“35万英镑的酒,要不我们就不喝了,你折点现给我们吧!”

 

最后吐槽几个我欣赏无能的著名作品,主要集中在MoMA。比如开始看到Jackson Pollock的滴画法时,就总觉得让个小孩随便画,可能也有一样的效果好伐。


 

直到再看到抽象表现主义的画时候,我就不得不承认,Pollock这么大一幅画,速度、力道什么,确实得要有技术。

 


这是二战后盛行二十年、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艺术运动,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而非直接描绘自然世界的艺术。但是一块布只涂一种颜色,再画几条直线,我家油漆工也可以的啊,为什么这是一股重要的风潮,你们谁能告诉我?

 

真的是应了那句话,艺术家只要有人能欣赏他的作品就好。比如我把MoMA那副巨大的睡莲发给正在上班的小伙伴时,引发了大家对荷花和莲花到底是不是一个品种的讨论;结果最后,有位小哥说:“为啥这睡莲长得这么像爸妈经常转发的心灵鸡汤的配图呢?”结果就是,这位小哥赢了!


 

但是MoMA的两个Gift Shop非常不错,我千里迢迢的拎了一把内有星空的伞回来,还买了两个优衣库和MoMA crossover的环保袋,如图:


 

写到这里,我想说不如我们做个实验吧,蜗牛妹在辛苦创造每天推送的时候,偶尔也是有纸质作品的,比如《8000点的国企指数对手盘是什么》这篇文章,尼玛真是费死了我的脑细胞啊,为了让大家能更加形象的了解概念,我还画了五张图呢,要知道为了画好看,我还打了几遍草稿,偷偷用了韩老湿的好几种钢笔呢(我在给你们讲述作品的创作背景)。

 

今天呢,我觉得把这五张图拿出来送给读者啦,如果你们真的对这图感兴趣,在赞赏里给我赞赏0.99元,我会选取最早赞赏这个金额的五名读者,签上名,包邮寄给你们的(要是你人在中环,我就甩腿过来送给你)。

 


另外,我另一个闺蜜,刚好临摹了莫奈的睡莲(我故意放在一大堆莫奈的真迹之中,不知道骗到你们没有),如果有欣赏她画作的读者,赞赏5.20元,她包邮寄给你!(我会在留言区域告诉你们,“艺术品”是不是被有缘人拿走了的)

 

最后,French May开始了,今年莫奈233张睡莲,有几张也会来香港展览(不是活动的软广,是我旅行后记,虽然很希望活动组织者要是看到了我的文章,给我送个两张票什么的),走起走起~~

 

 

蜗牛妹
坐标中环,犀利解读中港金融市场,橙新闻及华尔街见闻专栏作家。

八卦什么,偶尔也是不要不要的~~~

微信号:hkwoniume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